2022年,連花清瘟到底賣了多少錢?
4月25日,以嶺藥業發布了2022年業績。年報顯示,2022年以“連花清瘟”為主的呼吸系統類產品實現年收入68.7億元,相比2021年暴漲近70%。
以嶺藥業的呼吸系統產品主要包括連花清瘟和2020年趁熱推出的連花清咳。目前連花清咳的銷售額還很低,此前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才賣了5千萬元。
可以看出,2022年連花清瘟起碼賣了65億元以上。
這大致在外界的預期范圍內,畢竟連花清瘟是曾攀上熱搜榜的防疫藥品“頂流”。連花清瘟推動以嶺的業績再創歷史新高。2022年,公司總營業收入超125億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23億元,增長近一倍。
就在外界認為疫情沒了,以嶺藥業的好業績到頭了的時候,以嶺接著又奉上一份亮眼的2023年一季報:營收39億元,凈利潤超12億元,同比增長近150%。
還有誰能擋住連花清瘟的勢頭?
連花清瘟“再造”以嶺
2023年一季度甲流在全國爆發,刷足存在感的雖是奧司他韋,但從銷售數據看,在搶不到藥時,不少人還是買了連花清瘟。
連花清瘟的超能力在于:什么都能治。說明書載的適應癥就包括非典、人禽流感、甲型H1N1、新冠等,呼吸系統傳染病基本一個都沒落下。
相反,以嶺的老本行、營收主力軍心腦血管用藥,也就是“通參芪”系列的通心絡膠囊、參松養心膠囊和芪藶強心膠囊等,反倒在2022年沒有太好的表現。
2022年上半年,通、參、芪在公立醫院中成藥心血管疾病內的市場份額分別是8.21%、6.22%、2.46%,跟2021相比變化很小,而且由于去年正常就診需求受限,以嶺的心血管用藥板塊收入減少了3.56億元。
還好連花清瘟獨撐以嶺的臺面,2022年,連花清瘟在零售端的市場份額從2021年上半年的6.63%增長到10.2%,反超感冒靈,成為零售藥店里賣的第一大感冒用藥。
以嶺藥業也確實抓住了市場的需求。2022年幾輪疫情中,以嶺征用了化藥車間,緊急招了工人,都來做連花清瘟。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以嶺收獲了工信部發來的慰問信,以及這份創紀錄的年報。
說是連花清瘟再造了一個以嶺也不為過。
今年的一季報顯示,以嶺藥業凈利潤超12億元,同比增長近150%,環比增長27%,又創新高。
但以嶺自己比誰都清楚:疫情不會一直存在,要再沒有下一個大品種,就快到頭了。
下一個“連花清瘟”
如今,新冠治療的市場格局已經不像去年12月份,多款國產的新冠口服藥上市,讓患者有很多選擇機會,連花清瘟雖然價格低,但并沒辦法保證吃一個療程就能治愈。
而且,讓全世界都用上“連花清瘟”的計劃實施得也不順利。
截至2020年底,連花清瘟就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批文并實現銷售,不過大都是人口較少的國家,對銷售的推動作用有限。
以嶺藥業還有一項雄偉的計劃:在美國賣連花清瘟。
但年報披露,2015年即獲批進入2期臨床,2017年就完成2億多元募投的“連花清瘟膠囊國際注冊項目”,已預計要延期到今年年底才能完成在美國的注冊。對此以嶺解釋:美國臨床試驗環境與國內存在差異所致。
在連花清瘟之余,以嶺還希望推另一個品種:連花清咳。
連花清咳2020年 5 月獲批上市,當年通過談判進入醫保,幾年間,已30余次獲得國家級、省市級新冠和流感治療方案推薦。以嶺期待通過連花清瘟銷售渠道的支撐,將其培育成為下一個大市場品種。
咳嗽是一種癥狀,感染病毒會咳嗽,平時傷風感冒也會咳嗽。理論上連花清咳應當比連花清瘟更有需求才對。不過從目前的銷售情況看,連花清咳還沒法成為大單品。
此前也有消息稱,連花清咳轉OTC工作已啟動,今年也存在進入基藥的可能性。
以嶺藥業要想再有突破,可能還要等到再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
今年2月,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按照新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認定急需的中藥,可豁免開展非臨床或臨床試驗,根據人用經驗證據,直接按照特別審評程序申請上市許可,或增加功能主治。業內認為,此舉等于為一個“連花清瘟”審批提供法律依據。
根據4月26日以嶺披露的紀要,公司正在收集、探索達到免除標準的“人用經驗”,為加速研發流程探索可能性,希望以后每年申報1-2個中藥創新藥。
撰稿 | 李傲
編輯|江蕓 賈亭
運營 | 曦辰
圖源|視覺中國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