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顏色 藥企最新排名發布 1 營收TOP100公布 近日,大多藥企發布2020年度財報,截至到4月底,根據上市公司財報數據,營收百億以上的企業有51家。 榜單第一名的是國藥控股,2020年總營收4564.15億元,凈利潤71.87億元,凈利潤率1.57%。 綜合
▍來源/賽柏藍
▍作者/顏色
藥企最新排名發布
1
營收TOP100公布
近日,大多藥企發布2020年度財報,截至到4月底,根據上市公司財報數據,營收百億以上的企業有51家。

榜單第一名的是國藥控股,2020年總營收4564.15億元,凈利潤71.87億元,凈利潤率1.57%。
綜合來看,藥企營收TOP10中,上海醫藥以1919.09億元位居第二,華潤醫藥、九州通、白云山分別以1681.54億元、1108.6億元、616.74億元位列第三、四、五名。
從表單數據可見,營收前十名的藥企,除了白云山是中成藥以外,其余九家都是醫藥商業流通業務,凈利潤偏低,研發費用很低,說明行業門檻不高,競爭激烈。
從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中看,前十名的藥企中,大多是創新藥,恒瑞醫藥、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依次位列前三名。
從抗腫瘤藥營收看,恒瑞醫藥,2020年抗腫瘤業務營收152.68億元,同比增長44.37%,占總營收55%,毛利率達到93%,收入增幅和毛利率都是所有業務中最高的。第二名中國生物制藥去年抗腫瘤業務營收76.18億元,接近恒瑞的一半。第三名石藥集團抗腫瘤產品營收62.94億元。可見恒瑞是創新藥龍頭,其他藥企短期或還無法追趕。
2
恒瑞:位居榜首
從上述表中數據可見,恒瑞是所有醫藥公司中研發投入最高的一家企業,2020年研發費用達到49.89億元,占據總營收18%。公開資料顯示,恒瑞醫藥目前市值4483.97億元,在A股醫藥生物板塊中排名第一,并遠遠超出第二名。
即使和國際巨頭相比,恒瑞的研發強度(研發占營收比例)也并不遜色。全球研發投入最多的10大藥企,平均研發強度是19%,只是略微領先恒瑞醫藥。公開資料顯示,恒瑞醫藥先后在連云港、上海、成都、美國和歐洲設立了研發中心和臨床醫學部,目前研發團隊有4700多人。
從研發管線看,2020年恒瑞醫藥取得創新藥制劑生產批件6個、仿制藥制劑生產批件5個;取得創新藥臨床批件82個、仿制藥臨床批件2個;取得3個品種的一致性評價批件,完成5種產品的一致性評價申報工作。其創新藥“氟唑帕利”獲批上市,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擁有知識產權的PARP抑制劑。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恒瑞醫藥每年都有一大批在研新藥推出。
恒瑞醫藥作為國內最早從仿創結合過渡到創新驅動的制藥企業,有6種創新藥已經上市,除此之外,恒瑞在研創新藥儲備極其豐富,瑞格列汀(DPP-4抑制劑)、海曲泊帕(TPOR激動劑)、法米替尼(多靶點TKI)等多個重磅藥物已處于3期臨床階段,未來幾年將有望陸續上市。近些年來,創新藥占恒瑞營收權重不斷提高,公司從仿創結合到創新驅動的轉型將更加堅實。
2020年4月20日,恒瑞醫藥與韓國CG公司簽署協議,以8775萬美元交易總額將PD-1單克隆抗體卡瑞珠項目許可證給CG公司。同年11月,恒瑞醫藥與韓國東亞公司達成協議,以1.3927億美元交易總額將抗腫瘤藥品SHR-1701許可給東亞公司。恒瑞醫藥不斷轉讓創新生物藥品,推動中國創新藥走出國門。
3
國內創新藥企崛起
恒瑞醫藥并不是我國第一家走出去的企業,一批以恒瑞醫藥為代表的一部分創新型生物企業一直致力于中國創新走出國門。
石藥集團
在營收TOP100藥企中研發費用占據第二名的石藥集團,早在2009年已經在美國設點,當年聘用的人員就包括跨國藥企的核心部門的管理層。2010年,石藥集團維生素C、維生素C鈉和口服固體制劑打響了進軍FDA認證的第一槍。之后幾年,石藥集團已有22個品種通過了FDA認證。
復星醫藥
在營收TOP100藥企中研發費用占據第三名的復興醫藥,復星旗下桂林南藥的青蒿素制劑具有劃時代意義。系列產品相繼取得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顛覆了跨國企業的壟斷地位,復星醫藥的注射用青蒿琥酯更是成為國際上治療重癥瘧疾的金標準。
上海醫藥
在營收TOP100藥企中研發費用占據第四名的上海醫藥,在非洲設廠出口原料藥,2017年在蘇丹的項目利潤達到1000多萬美元。上海醫藥還曾公告其全資子公司Century Global擬以5.57億美元收購康德樂馬來西亞的全部股權,加速向醫藥流通領域的“亞軍寶座”沖刺。
除以上企業外,新華制藥、綠葉制藥、齊魯制藥等多家藥企也早已取多個國家的海外認證,在打破了“出海”壁壘的同時,還逐漸探索出了一條本土藥品境外上市流通的通道。
最初我國醫藥企業發展的時候以仿制藥為主,近幾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政策鼓勵創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其中提到對于創新藥加快上市審評審批制度,一定意義上促進創新藥的發展。
無獨有偶,此前,CFDA發布《關于解決藥品注冊申請積壓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正式確定了三類可優先審評審批藥品的范圍:創新藥、兒童用藥、臨床亟需藥、專利過期藥和首仿藥等受到重點扶持。在政策的扶持下,創新藥加速發展,發展創新藥的企業也加快腳步前進。
隨著醫改政策持續推進,藥企加快轉變企業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產品由仿制向創新、市場由國內轉向國際的跨越成為關鍵。同時,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打造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努力開拓國際市場也將成為藥企努力的方向。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