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帶金銷售,面臨失效 1 廣西版醫保結余留用政策出臺 近日,廣西自治區醫保局、自治區財政廳發布《關于國家和自治區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中醫保資金結余留用的實施意見》。 據通知,本實施意見適用于國家、省際聯盟、自治區組織
▍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帶金銷售,面臨失效
1
廣西版醫保結余留用政策出臺
近日,廣西自治區醫保局、自治區財政廳發布《關于國家和自治區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中醫保資金結余留用的實施意見》。

據通知,本實施意見適用于國家、省際聯盟、自治區組織開展的各批次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品種,廣西各統籌地區內所有參與上述的定點公立醫療機構和解放軍、武警部隊駐桂醫療機構,以及以定點公立醫療機構作為牽頭機構的醫聯體、醫共體等醫療集團,均納入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執行范圍。
通知要求,各地醫保部門在對集采機構的醫保金額總額控制指標內,對納入集中帶量采購的藥品,在采購周期內按年度實施醫保資金預算管理。之后,考慮多種因素下,計算集采機構集采通用名藥品醫保支出金額,低于集采藥品醫保資金預算的部分,即為結余測算基數。
值得注意的是,為鼓勵使用中選產品,協議醫療機構使用中選產品超過約定采購量部分,在核定結余測算基數時不計入集采通用名藥品醫保支出金額。
至于結余留用的比例,對完成約定采購量且考核合格的協議醫療機構,按不高于結余測算基數 50%的比例留用集采藥品醫保資金,具體留用比例由各地根據各協議醫療機構的考核結果確定。對于結余留用資金,通知提到要專款專用、專項預算,主要用于相關醫護人員績效,激勵其合理用藥、優先使用中選產品。
此外,為避免相關人員為獲得結余留用資金激勵亂開集采藥品,一份今年四月在業內流傳的,名為《關于加強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采購醫保資金結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不得將集中采購醫保結余留用資金直接與使用科室及個人激勵掛鉤。
2
推動帶量采購落地
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簡單的說就是,按照一定的計算方式,將與集采前相比節省的醫保資金按一定的比例核定結余留用金額,由醫保部門撥付給依照簽訂的國家集采合同完成采購中選藥品任務的定點醫療機構,用于激勵醫療結構相關人員使用集采藥品,促進帶量采購政策進一步落地。
可以看出,帶量采購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的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和帶量采購中選藥品使用量直接掛鉤。使用產品越多,醫院得到的補償激勵就越多,這種情況下,醫療結構偏向于使用帶量采購藥物。
盡管沒有表示不能使用未中選藥品,但未中選藥品極大影響結余測算基數,醫療機構要想獲得盡可能多的結余測算基數,就需要盡可能降低非中選產品的采購金額。
且,未防止醫院避免影響測算基數將落選藥品改為線下采購,國家早有規定,原則上不允許線下采購,因此就算醫生個人想開,也沒有了路徑。去年,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工作中醫保結余資金留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到了這一點。
這些規定保障和激勵了集采品種的使用量,也大幅壓縮了未中選藥品在院內的生存空間,促使相關藥企積極參與集采。
3
藥企帶金銷售難了
帶量采購壓縮了藥價虛高的水分,也就降低了藥企帶金銷售的空間和可能,而未中選藥品等高價藥在上述規定的束縛下,在醫院的生存空間降低,也沒有了帶金銷售的機會。因此,以往依靠這種方式獲得市場的藥企將要面臨一定的挑戰。
目前為止,青海、湖南、安徽等地均發布了關于加強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采購醫保資金結余使用管理工作的相關通知,并有多地已落地實施。據了解,近日有多地發布帶量采購醫保結余留用資金的成績單。
5月31日,安慶市醫保局宣布完成第一批25種國家集采藥品結余留用資金撥付工作。通知顯示,全市123家公立醫院,參與第一批國家集采藥品采購和使用,第一批結余留用資金1000余萬元,其中市區結余留用獎勵資金572.6萬元。
此外,汕尾市亦于近日發布了《汕尾市關于全面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工作中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顯示,汕尾市有27家定點醫療機構考核及格,按50%比例可獲的結余留用醫保資金共174.7萬元,于2021年5月30日撥付兌現。
隨著政策的陸續落地,藥企變革營銷模式的需求也越發迫切。而除帶量采購結余留用政策外,新醫改中還有很多政策都有限制藥企帶金銷售的效果。
例如,在DRGs付費下醫務人員考慮到醫院考核、結余激勵等各方面的影響,合理診療、少開藥、開性價比高的藥,對醫院帶來的益處相較開大處方等不合理用藥方式更大。帶金銷售的模式也自然而然被院內市場淘汰。
總而言之,在國家深化醫療改革的背景下,藥企帶金銷售的模式面臨失效,對藥企的經營行為將產生革命性影響。想要獲得好的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藥企必需選擇的一條路。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