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泰康保險集團落戶長三角的首個旗艦養老項目——泰康之家·申園迎來五周年慶典。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老齡化程度也最高的城市,泰康之家·申園五年的成功運營,標志著泰康成功探索出了一條以市場經濟方式滿足高品質養老需求的道路,再次驗證了
7月17日,泰康保險集團落戶長三角的首個旗艦養老項目——泰康之家·申園迎來五周年慶典。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老齡化程度也最高的城市,泰康之家·申園五年的成功運營,標志著泰康成功探索出了一條以市場經濟方式滿足高品質養老需求的道路,再次驗證了長壽時代下“泰康方案”的先進性和優越性,為中國養老產業發展樹立了可供借鑒的標桿。
“我們一直有一個偉大的理想,就是要推動一場養老革命,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更多的人能夠獲得像申園這樣的高品質養老生活。”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在現場致辭時表示。

△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
不要養老,要享老
泰康之家·申園位于上海市松江區,是泰康保險集團在長三角布局的首家高品質旗艦醫養社區。社區總投資49億元,占地面積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22萬平方米,可容納居民2100戶,配置二級康復醫院和約120張醫療床位,是上海乃至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養老社區。
截至目前,泰康之家·申園入住居民近1300人,入住率高達95%以上,以大學教授、醫生、工程師等高級知識分子和企業家為主。其中,入住的院士有5人,本科以上學歷占比超過50%。此外,校友抱團入住成為申園的一大特色,來自清華、復旦等國內19所高校的入住居民超過300人。
自2016年7月開業以來,“海派文化、活力養老”就一直是泰康之家·申園著力打造的特色定位。五年來,這一標簽已經內化到了申園的方方面面。在申園,總共有39個自發組織的俱樂部滿足老人們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話劇社、合唱團、管樂團一應俱全。此外,社區還開設了35門不同的課程,包括書法課、數獨課、形體芭蕾舞課等,大量課程的授課老師由居民自己擔任,生動詮釋了“文化養老、活力養老”的價值內涵。

△申園老人組成的管樂團
“我當初之所以被申園吸引,就是因為看到了活力中心地下一層的那架三角鋼琴。”今年71歲的曹金妹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退休前是一名企業高管。2017年,她和愛人來申園考察,當天就拍板辦了入住,“走進來以后,真的可以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有老人在里面游泳,旁邊還有打桌球的,有躺在沙發上看書的,還有彈鋼琴的,一點都不像養老院,更像是個世外桃源。”

△申園活力中心地下一層的三角鋼琴
除此以外,泰康之家·申園還建立了以居民為主的共治共管組織——樂泰理事會,充分挖掘銀發潛力,增強老人的價值認同感。申園樂泰理事會總共下設8個管理委員會,每個委員會各司其職。比如餐飲委員會負責監督每周菜單,管家委員會負責溝通居民的共性需求,還有最近新成立的政策委員會,負責研究國家的養老政策,和社區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醫養融合,五年開展急救1200次
在泰康運營養老社區的過程中,醫養融合一直是不變的核心。“所有的養老都離不開醫,醫養融合的養老社區才能最大程度滿足老人的需求,同時也在未來更有競爭力。”根據陳東升的戰略構想,22個城市布局養老社區,都至少配備一家康復醫院,這在全國的養老產業形態中獨樹一幟。
泰康之家·申園所配建的二級康復醫院——上海申園康復醫院由泰康保險集團投資,以二級康復醫院標準建設。五年前,醫院和社區同時開業,以“養老社區+康復醫院”模式,為申園居民提供“預防—治療—康復—長期護理”閉環整合型醫養服務,全方位照護老人健康。

△上海申園康復醫院由泰康保險集團投資,以二級康復醫院標準建設。
具體來說,申園康復醫院共有三大中心、兩大體系作為支撐。三大中心分別是老年醫學中心、康復醫學中心、體檢健康管理中心,兩大體系則是急診急救體系和慢病管理體系。過去5年里,申園康復醫院的門診量達到10萬人次,90%以上為社區里的老人,開展危重癥急救1200多次,其中40%左右為居家處理,40%在康復醫院進行救治,20%被及時轉診到了附近的三甲醫院。

△上海申園康復醫院醫生為老人進行健康問題解答
今年88歲的鄭天賢是申園康復醫院的最大受益者之一。2016年,她和愛人作為第一批居民代表入住申園,入住前,她曾因為一場大病動過5次手術,把上海的三甲醫院幾乎住了個遍。搬到申園后,在康復醫院的定期隨訪和健康管理下,她的各項身體指標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再也沒有住過一次醫院。
2017年,她的老伴又被查出腸癌,身體每況愈下,幾次在房間摔倒。這時候,申園的急救體系又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一次,她的老伴摔倒在衛生間,頭上摔出六公分長的口子,血流不止。申園康復醫院的醫護人員在接到求助后,在3分鐘內趕到房間,對老人實施搶救,最終把人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
在申園,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圍繞著“急救、慢病管理、康復”這三大老年人的疾病痛點,泰康依托集團旗下強大的醫療資源,筑起了三道最堅固的生命防線。與此同時,對于在本院內解決不了的疑難病例,泰康申園康復醫院和周邊的多家三甲醫院開通了綠色轉院通道,確保生命照護的無死角。
個性化、黑科技,共同打造老人桃花源
從2016年7月到今天,泰康之家·申園走過了完整的5個年頭。在這五年里,為了滿足居民們日益提升的精神和物質需求,申園本身也完成了一次漫長的迭代升級。
民以食為天,餐飲上的變化是申園居民感受最深切的。申園開業之初,整個社區就只有兩個自選和特需兩個餐廳,分別提供自助餐和套餐,營養均衡能夠做到,但對于不同口味的老人來說,菜品還是略顯單調。隨著入住人數越來越多,申園的管理層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不足,接連開出了主打低油低鹽、小鍋菜、西餐等6家個性化餐廳,滿足不同老人的需求。

△申園開了主打低油低鹽、小鍋菜、西餐等6家個性化餐廳,滿足不同老人的需求。
“我們現在經常請朋友過來吃飯,請他們吃西餐,他們來了一嘗,說味道相當好,簡直和五星級酒店一樣,后來我們一了解,這位大廚就是從五星級酒店來的。”今年71歲的舒家慶老人是個美食愛好者,自從申園開出這7家餐廳后,他和老伴每天這個餐廳看看,那個餐廳轉轉,倒也成了一種樂趣。
更讓他高興的是,最近申園又即將推出第7家餐廳——家庭廚房,主打家文化。家里孩子來探望的時候,順手帶上一些食材,既可以到家庭餐廳自己動手烹飪,也可以請大廚幫忙制作,那才是一頓真真正正的“家宴”。
除了貼心的個性化服務,智慧科技的融入也是申園的一大亮點。在申園的公共區域,隨處可見一個個“紅繩報警裝置”。這是申園最初為老人們設計的救命紅繩,在突發任何意外時,都可以拉動紅繩尋求幫助。
從今年開始,“紅繩報警”的功能被做進了每一位老人的隨身電子卡片里,只需要輕按卡片中間的感應鍵,就能發出同樣的求救信號。和紅繩報警裝置受地域限制的缺點不同,現在老人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發出警報,安全感大大提高。
更多的變化還體現在泰康之家·申園二期項目中。目前,申園二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預計將于今年投入運營。據了解,申園二期除了逐步升級電子報警卡之外,還會在園區內增加智能視頻聯動,智能定位調度等功能,針對居民的移動報警、走失預防、跌倒等緊急事件進行視頻精準的判斷及有效預警。此外,申園二期還會上線泰康之家電視臺,嘗試機器人送餐等服務,全面滿足長壽時代居民對衣食住行、醫養文娛的適老化需求。

△申園的老人們正在打桌球
不論是生活品質的提升還是科技元素的融入,泰康之家·申園的這五年探索始終圍繞著同一個目標,即陳東升所說的,打造一個屬于老人的桃花源。“一個城市光有好的幼兒園、中小學,沒有好的高品質養老社區,這個城市的結構是有缺陷的。泰康之家的理想就是要打造一個我們這代人講的共產主義理想的桃花源,讓老人重現青少年時代的天真爛漫、燦爛無邪。”
長壽時代 推動一場養老革命
除了在原址上擴建的泰康之家·申園二期,位于上海鬧市區的泰康之家·錦繡府是泰康探索城市養老產業閉環的又一次創新嘗試。
相比于泰康之家過往的所有項目,錦繡府的最大特點在于地段。陸家嘴核心地段,三公里范圍內坐擁多條地鐵線,距離知名三甲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僅800米。這種一城雙園的布局,也將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上海不同年齡段、不同身體狀況長輩的全周期養老服務需求。
“今天泰康已經形成了一套大型養老社區運營的管理體系和制度,伴隨著不斷深入的實踐和探索,我們的理想和目標還會更大。”在陳東升看來,隨著北京燕園和上海申園這兩個一線城市的旗艦級產品先后跨入五周年大關,泰康立志于構建醫養和保險結合的大健康戰略也將邁入新階段。

△泰康立志于構建醫養和保險結合的大健康戰略將邁入新階段。
以上海申園為例,入住客戶中有50%來自于保險端。這款由泰康在2012年創新開發的“幸福有約計劃”產品,以年金加養老社區入住確認函的形式,將虛擬保險和實體服務連接了起來。而另一方面,泰康以健康管理為核心,戰略投資了冬雷腦科、拜博口腔等醫療機構,在為居民提供服務的基礎上,也為健康險的開發和運營打下了堅實的鋪墊。
可以預見的是,這套在上海被驗證的泰康模式,將首先在長三角推廣開來。作為泰康布局養老產業的第一戰場,長三角已經匯集了泰康旗下22城養老社區中的7城。這7個城市的養老社區,將在上海申園的龍頭帶動下,共享人才培養、項目運營的經驗和成果,形成國內最具規模的醫養軍團。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經超過13.5%。預計到2022年左右,這一數字將達到14%,觸及深度老齡化的國際標準。到2045年,老齡人口占比將超過25%。
“中國進入長壽時代,就是眼前的事。”陳東升表示,面對老齡化挑戰,全社會都應該高度警覺,提前思考,布局應對長壽時代的到來。而泰康方案就是長壽經濟的樣本,通過對商業模式的創新,泰康打造了“健康、長壽、富足”三大閉環,并將以此為目標,推動下一場養老革命,“這會是一個30年、50年持續增長、持續建設、持續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為人民服務的過程。”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