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可能創造出新的“全國最低價” 9月28日,一則“另類”的藥品掛網公告引發行業關注。 網傳河南省醫保局在官網“互動交流“板塊中,發布了一項有關開展藥品競價掛網試點工作的通知,公眾可以在9月30日前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圖源網絡 健識局并未在河南醫保
屆時可能創造出新的“全國最低價”
9月28日,一則“另類”的藥品掛網公告引發行業關注。
網傳河南省醫保局在官網“互動交流“板塊中,發布了一項有關開展藥品競價掛網試點工作的通知,公眾可以在9月30日前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圖源網絡
健識局并未在河南醫保局官網上檢索到相關信息。但根據流出的規則,專家在給出競價掛網藥品品種名錄和最高限價后,企業自主進行申報,并分A、B組開展競價,價低者中。A組為各類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和Ⅰ類新藥等品種,其余都劃入B組。
不參與競價和競價未中選的藥品,將在一年之內不得在河南掛網銷售,或被限量采購。

這等于是對所有掛網藥品來一輪“二次議價”,只有降價才能留下來,降價不達標的企業,無法在河南掛網銷售。
河南在開展集采方面一直比較積極,2020年12月河南開展了首次省級藥品集采,29種藥品平均降價70.71%,最高降幅98.91%,河南還開展了人工晶體、留置針兩類高值耗材的集采。
河南還有很多省內的“花式集采”,例如豫西南和豫東區聯盟集采、中部片區聯盟集采、西南區域聯盟耗材集采、豫東“3+3+N”耗材集采等。此外,河南還積極與其他省份開展聯合集采,例如12省市骨科創傷類耗材集采、此次湖北組織的中成藥集采等。
如果網傳消息屬實,河南將開全國先河,對掛網藥品開展競價。一旦實施,比集采影響更大。
按照網傳的“征求意見稿”,在入選范圍上,河南醫保局并未提出太過苛刻的條件,讓更多的企業入選:針對申報企業數量在3家以上的品種,專家會按照產品報價、市占率等因素給企業打分,排名靠前的一半企業能夠直接獲得入選資格,而余下的企業給出的報價如果不高于該品種的最低價,也能夠獲得擬入選資格。
在2015年以前,發改委對藥品進行定價,所有在省級招采平臺掛網的藥品必須進行招標競價,通過者方可上市出售。但自2015年6月后,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其余品種均由生產者按照成本和市場供求自主制定價格。
盡管不再設立價格上限,但實際各家企業的報價已經是市場認可的結果,只有部分沒有可參考價格的新藥,企業有自主定價權。
如果對所有掛網藥品再來一次“競價”,無疑會極大影響企業的掛網積極性,尤其是采取了類似集采的競價方式,按報價等因素打分、選取一半企業入圍,這將大幅壓縮河南掛網藥品種類。
目前,各省都在對照全國最低價,調整自己省份的藥品掛網價格。遼寧等省份對醫保藥品價格開展大規模的規范行動,統一要求對標“全國最低價”。如果河南開展掛網競價,無疑會創造一批新的“全國最低價”,屆時各省還要跟進調整。
按照網傳的規則,公眾可在9月30日前提出意見建議。不過目前,河南省醫保局官網上已經看不到這條征求意見稿。
健識局還將持續關注此事。
文丨古月
運營丨言寧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