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國家秘密、商業機密的信息不得公開 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一份震動業內的文件。 1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要求全國醫療機構從2022年2月1日起,及時主動公開各類信息。 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 健識局注意到,除
涉及國家秘密、商業機密的信息不得公開

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一份震動業內的文件。
1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要求全國醫療機構從2022年2月1日起,及時主動公開各類信息。

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
健識局注意到,除了健康科普宣傳、機構科室、行風廉政建設等基礎信息外,國家衛健委要求,醫療機構應當公開醫保、價格、收費等服務信息,以及醫院招采信息。
在此之前,原衛生部在2010年6月3日曾頒布過《醫療衛生服務單位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試行)》,僅對醫院信息公開提出了些模糊的要求,如應主動公開“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信息。
但近年來醫療行業變化劇烈。醫保政策調整、醫療反腐、打擊騙保等一系列舉措,最終都會在醫院端體現出來。以往的信息公示要求顯然不再滿足新形勢的需要。
有醫療企業行業人士稱:文件列出的公示信息,范圍非常大。
醫保藥品價格公開,省際差價更易抹平
今年1月1日起,新進醫保談判的藥品開始在各地執行醫保價。包括“70萬天價藥”諾西那生鈉等在內,全國不少患者在新年伊始享受到了醫保紅利。
民眾同時也發現,不少藥品的醫保價格都沒有公示。2021年12月31日,吉林印發了國家醫保談判續約和新增適應癥的藥品新價格,其中絕大部分西藥品種的價格標注為“保密”。
對醫藥企業來說,競爭對手的實際報價要等到各地實際開出處方后才能得知,這也是近幾年醫保價格談判的常態。醫保部門為了讓藥企積極參與醫保談判,對談判品種的價格嚴格保密,直到正式開展醫保報銷。
雖然患者在醫院和醫生面前沒有選擇藥品的權利,但國家衛健委考慮到,至少應當讓患者知曉藥品的實際價格。
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曾下發文件,要求醫院等9類醫療機構公開信息,但這一要求不包括藥品價格等具體信息。在實踐中,有的醫院會在院內電子屏上滾動公示藥品價格,但并非每家醫院都這樣操作。
事實上早在2009年,原國家衛生部就針對《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征求過意見,其中只是提到要公開“常用藥品、主要醫用耗材的價格”。但最終成文的《醫療衛生服務單位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試行)》中,連這一條都刪去了,改成了“配備的國家基本藥物價格”。
醫保藥品價格長期不透明,造成同一品種在不同省市存在較大的價差,這才是如今各地醫保局一在開展“價格動態調整”、要求錨定“全國最低價”的主要原因。
只有全國各醫院都實行價格公示,才能徹底破解這一矛盾。
設備招采透明化,價差或從此消失
健識局注意到,此次衛健委的文件中還要求強制公開“招標采購信息”。
一般來說,招標采購信息指藥品、耗材、醫療器械公開招標的結果,其中就包括中標價格。醫院最主要的招標采購項目就是大型醫療設備,這也是醫院最諱莫如深的部分。
大型醫療設備價格一直都是個秘密,同一款設備,不同的經銷商、投標方可能會給出不同的價格,同一臺設備的價格甚至會出現上百萬元的浮動。
這些招標中的價格差額,通過各種渠道進了腐敗官員、院領導的口袋,滋生不少問題。這是醫療設備領域的一道奇觀,多年來未能徹底解決。
1月4日,中紀委發文徹查醫療腐敗,被通報的四川省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李元峰正是在醫療設備和藥品采購中收賄2118萬余元,最終獲刑11年6個月。
一位設備供應商告訴健識局:“公司的手術機器人進公立醫院大約七八百萬元一臺,賣到私立醫院就會便宜一點,原因懂的都懂。”
盡管多數省份已經對大型設備采購公開招投標,但最終中標價格信息散落在各地,缺乏橫向比較。還有的則以“商業機密”為由,不公開具體中標價格。
此次衛健委頒布的《管理辦法》中,的確提到:涉及國家秘密、商業機密、個人信息保護等信息則不得公開。但業內人士認為,醫院采購醫療設備的中標價格,不應屬于商業機密。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表示:招標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中標人確定后,招標人應當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并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所以招標信息只要不涉及特殊行業,都應該公示。
大型設備采購價格透明化,將極大壓縮醫院采購中的灰色環節。設備采購成本低了,可能會對患者檢查費用的下降帶來幫助。
不過,衛健委的《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可以選擇公開欄、公告牌、電子顯示屏、觸摸屏、咨詢臺、服務臺、網站、電話在內的一種或多種方式公開。
要想通過網絡方便地查詢,可能并不容易。
文 | 張鈴
運營 | 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藥價信息公開##招采信息透明化#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