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恩投資專注于大健康領域的并購,以業內的優秀產業方為服務對象,立足于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判斷,利用自身擁有的大健康領域數據、產業資源以及專業并購團隊,結合投行、投資和產業咨詢等多種業務工具,讓優秀的產業方成為我們的客戶,也讓我們的客戶成為更優
1. 威高股份(01066.HK)擬出資人民幣12.3億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X射線輻照儀業務
簡述:12月29日,威高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附屬公司威海威高晟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就收購事項與控股股東威高集團公司訂立協議。根據協議,威海威高晟瑞健康科技同意收購,而威高集團公司同意出售Wego Healthcare Fund Holding Corporation的全部已發行股本,收購的代價為人民幣12.3億元。公開資料顯示,Wego Healthcare Fund的主要資產為Rad Source的全部權益及威海尚元壹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19.8%權益。Rad Source創辦于1997年,旨在創造非伽瑪射線替代品,制造X射線輻照儀專利產品,設備位于世界各地的主要制藥實驗室、醫療機構及知名大學,總部位于美國喬治亞州布福德。此外,海威高晟瑞健康科技司已授予威高集團公司一項認購期權,使得威高集團公司或威高集團公司提名的實體可以以代價人民幣3000萬元收購Wego Healthcare Fund所持威海尚元壹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的19.8%權益。
2. 輝瑞與Myovant達成42億美元合作
簡述:12月29日, Myovant Sciences和輝瑞(Pfizer)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已經達成一項協議,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合作開發和推廣口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受體拮抗劑relugolix,用于治療腫瘤學和女性健康疾病。輝瑞還將獲得獨家選擇權,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世界其它地區(某些亞洲國家除外),推廣relugolix在腫瘤學方面的應用。根據協議,Myovant和輝瑞將共同開發和商業化relugolix,用于治療晚期前列腺癌。如果獲得FDA批準,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共同開發和商業化relugolix復方片劑,用于治療女性健康領域疾病。Myovant將繼續負責監管互動和藥物供應,并繼續領導relugolix復方片劑的臨床開發。Myovant可獲得高達42億美元付款,包括6.5億美元的前期付款。
3. 2020年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十大并購事件
簡述:并購交易是大型制藥企業拓展研發管線和實現規模擴張的重要手段,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球大型并購事件數量和金額大幅度減少,全球十大并購事件總金額1367億美元,僅為去年的50%。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的影響,賽默飛世爾116億美元收購QIAGEN計劃失敗。下面我們回顧一下2020年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十大并購事件:
4. 2020年中國藥企License out火爆
簡述: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很多事情一度受阻,但在生物醫藥領域,授權交易依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些License out交易中,無論在海外還是中國本土,抗腫瘤藥物都是最熱門的交易適應癥。時至今日,中國藥企對海外的權益許可也更多樣化,包括了對臨床后期或已上市產品的商業化推廣、技術平臺和早期臨床產品的開發及商業化。創下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最高金額紀錄的是艾伯維以17.4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總金額接近30億美元,從天境生物獲得CD47單抗lemzoparlimab(TJC4)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國家及地區開發和商業化的許可權。而今年在中國挖寶最多的跨國藥企非禮來莫屬,獲得了3個新藥的授權。
5. 2020年中國藥企License in加速
簡述:目前國內創新藥開發進展快速,2016年批準的新分子藥物僅有7個,2017、2018和2019年達到42、60和57個,2020年應該會有新的突破。國內新藥開發成功率看起來高于海外平均水平,一方面是國內多數新藥臨床研發還處于相對早期階段,另一方面是License in的研發模式早已成為一種潮流,跳過早期內部開發的漫長過程,快速整合外部協同或者互補資源,為公司盡快帶來符合整體戰略規劃的產品線,也成就了一批以License in為主的國內創新藥公司,如再鼎醫藥、云頂新耀、基石藥業等。
1. 國家衛健委發文:重點監測57個藥
簡述: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國家短缺藥品清單的通知》并同時發布“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和“國家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據統計,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共納入6個藥品,分別是甲氨蝶呤、垂體后葉注射液、芐星青霉素、米托蒽醌、新斯的明、硫代硫酸鈉。國家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清單共囊括57個藥品,比如芐星青霉素、氯法齊明、別嘌醇、地西泮、硝酸甘油、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腎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魚精蛋白、阿糖胞苷、絲裂霉素、長春新堿、縮宮素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硝酸甘油、魚精蛋白、阿糖胞苷等藥品的短缺還曾引發過較多的患者關注。不過,國家衛健委也指出,隨著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健全,我國藥品短缺矛盾有所緩解,大范圍、長期性短缺情況較少,主要是暫時性、局部性短缺。
2. 國務院消息:支持這些跨國械企
簡述:12月30日,國務院官網發布消息顯示,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公開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目錄從1108條增加到1235條,一年內增加127條,增幅超過10%。全國目錄繼續將制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終端產品領域新增或修改集成電路測試設備、激光投影設備、超高清電視、呼吸機、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設備等條目。據統計,2020版目錄涉及多類醫療器械,包括CT、內窺鏡、眼底攝影機、血液透析機、全自動生化監測設備、高端手術器械、危重病用生命支持設備、呼吸機、ECMO、監護儀、PCR 儀等醫療器械。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增加的條目意味著更多新領域將向外商投資敞開大門,外資企業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也將更好服務于新發展格局。
3. 三級醫院評審標準迎來大修訂
簡述:12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同時宣布2011版《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心血管病等三級專科醫院評審標準》即日起廢止。這也是9年來首次對三級醫院評審標準的大修。新標準主要有以下變化:統一綜合醫院與專科醫院標準,廢除了2011版三級綜合醫院和眾多專科醫院諸多評審標準,實現了統一一個版本;主觀定性向客觀定量轉變,主要是增加了醫院資源配置、質量、安全、服務、績效等指標監測以及DRG評價、單病種質控和重點醫療技術等日常監測數據的比重;前置準入是醫院等級評審的門檻,新標準共3個部分101節,設置448條標準和監測指標。第一部分為前置要求部分。共設3節25條評審前置條款;對基層減負、論文造假、惡意騙保等有回應。
4. 諾氟沙星膠囊等207個藥品注冊批文被注銷
簡述:12月29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一則關于注銷諾氟沙星膠囊等207個藥品注冊證書的公告。公告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和《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注銷諾氟沙星膠囊等207個藥品注冊證書。
5. 2020年國內醫藥健康產業政策熱點盤點
簡述: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開啟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使得一季度中國的醫藥健康政策圍繞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展開;當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后,國家藥監局、國家醫保局和國家衛健委等醫藥健康直接相關部門,圍繞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一重大命題,在醫藥、醫保、醫療等各個層面出臺相關舉措,繼續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提高醫保支付水平、優化醫療健康服務。本年度醫藥健康政策延續“十三五”以來的重大改革舉措并不斷深化。總的來說,本年度醫藥健康政策主題可分為疫情防控、醫保支付改革、審評審批法規、藥械集中采購、用藥保障與用藥安全、健康養老和產業規劃等。
三、技術前沿進展
1. 科學家有望開發出針對“無成藥性”藥物靶點的新型藥物發現策略
簡述: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Chemistry上題為“Selection of DNA-encoded chemical libraries against endogenousmembrane proteins on live cell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香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能夠靶向活細胞膜蛋白的新型藥物發現方法。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其方法的開發過程,同時他們還通過在活細胞上篩選針對葉酸受體(FR)碳酸酐酶12(CA-12)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3042萬個化合物庫,并證明了這種方法的通用性和性能,上述這些受體軍事抗癌藥物發現的重要靶點。研究者表示,這種方法或有望廣泛用于許多膜蛋白,比如經典的藥物靶點:GPCRs和離子通道等,其可能會在活細胞中被重新審視,并通過利用DEL的強大力量來發現新的藥物。
2. 美國2020年專利到期的10大藥物
簡述:近日,FiercePharma發布了The top 10 drugs losing U.S. exclusivity in 2020的報告,重點梳理了2020年在美國失去獨占優勢的10大重磅藥物。包括了特魯瓦達(Truvada),依維莫司(Afinitor),Chantix(伐尼克蘭),避孕環(NuvaRing),復泰奧(Forteo),Atripla(依發韋侖/恩曲他濱/替諾福韋酯),Ciprodex(環丙沙星/地塞米松)混懸滴耳液,Kuvan,維思通(利培酮片),Proair HFA(硫酸沙丁胺醇)。詳情如下:
3. 2020年全球十大熱門生物技術
簡述:2020年,新冠疫情的持續讓全球在惶恐不安中也充滿了期待,生物技術無疑成為全球最關注的焦點。隨著science、nature等權威雜志和媒體對2020年全球重大科學發現、突破性成果等的評選陸續發布,綜合對社會的影響力度,行業的關注熱點,以及產業的長遠發展,本文從中選取最為重要的十大熱門生物技術進行詳細報道。
4. 阿里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
簡述: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對材料科學、量子計算、AI、生物醫療、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其中提到,AI已廣泛應用于醫療影像、病歷管理等輔助診斷場景,但AI在疫苗研發及藥物臨床研究的應用依舊處于探索階段。隨著新型AI算法的迭代及算力的突破,AI將有效解決疫苗/藥物研發周期長、成本高等難題,例如提升化合物篩選、建立疾病模型、發現新靶點、先導化合物發現及先導藥物優化等環節的效率。AI與疫苗、藥物臨床研究的結合可以減少重復勞動與時間消耗,提升研發效率,極大的推動醫療服務和藥物的普惠化。
附錄:產業內投融資

本文來源:新康界 作者:西恩投資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