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公
2020兩會開幕在即,包括劉永好、馬化騰在內的多位代表、委員建議,要提高醫務人員工資待遇,并通過互聯網問診、遠程醫療等手段惠及更多患者。
針對普惠醫療領域,健識局收集到今年的相關提案,它們涉及分級診療全面落實后的關鍵環節,也將影響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走向,快來看看這些提案怎么說。
劉永好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后疫情時代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2020年將向兩會提交6份提案。這位身價過千億的“飼料大王”再次聚焦醫療行業,提出《在后疫情時代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提案。
新冠疫情對全國醫療及公共衛生體系提出了極大挑戰,后疫情時代的查漏補缺和醫改的進一步深化,給非公立醫療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對此,劉永好建議:
大力扶持一批規模大、服務好、品牌響的高品質連鎖專科醫院跨越發展;
支持社會化辦醫,并開辦互聯網醫院,讓網上問診、慢病管理、網上醫療、遠程會診更多更快地惠及患者;
支持社會辦醫成為大學附屬醫院,與大學醫學院緊密合作,開展教學科研和高端人才培養。
這并非是“飼料大王”首次向醫療行業建言。2015年兩會期間,劉永好就提出:民營醫院應與公立醫院建立起長效合作機制。
政策的鼓勵,讓民營企業家看到了進軍醫療領域的機會。健識局獲悉,新希望已投資一大批民營醫院。其中,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已經成為同濟大學教學試點單位。
近年來,國家注重醫療健康發展,政策鼓勵民間和外資在醫療領域加大投資。因此,劉永好認為,創辦高端醫療機構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馬化騰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
智慧醫院讓醫生實現“制度性減負”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長期關注醫療健康領域,曾兩次在兩會上建言,表示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以數字技術驅動健康醫療事業發展。
5月18日,騰訊官方發布《請看,馬化騰代表的七份建議》,隨后,消息傳出馬化騰本人因腰傷舊疾復發,將缺席今年兩會,但會提交這些建議。
作為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將在2020年兩會建議:要提升醫療服務,增加醫務人員的獲得感。具體可以:
加大投入力促改革,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幫助醫務人員實現“制度性減負”;
把“新基建”延伸到醫療衛生領域,進一步加快智慧醫院建設,幫助醫務人員實現“技術性減負”;
精細化管理患者關系,重建醫患和諧;
讓基層家庭醫生和鄉村醫生,充分享受政策與技術紅利,促進醫療模式適應老齡化趨勢,彌補城鄉差距。
騰訊對醫務工作者的關注不僅是因為這次新冠疫情,更因為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與人民健康需求已發展到新階段,醫務人員的安全與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堅實基礎。
據《2017年中國醫生生存現狀調研報告》,超過50%受訪醫生表示自己平均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接近25%的醫生平均每周工作80小時以上,大量重復性事務占據了醫生的工作時間。
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正逐步輔助醫務人員,將他們從事務性、重復性工作中逐漸解放出來。2018年兩會,馬化騰就曾指出:政府部門之間,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和服務企業之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數據壁壘,導致患者就醫行為難以充分數字化。
經過社會各界的努力,目前,醫療數據正逐步打通,但“排隊兩小時、看病五分鐘”的低效率診療流程同樣也是對醫生的挑戰。
因此,社會需要提升醫院管理效率,提升診療效率,提升醫患溝通效率,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馬化騰認為,醫療健康與互聯網已密不可分,數字技術對醫務工作者的“技術減負”已逐步展開。
周松勃涿州市刁窩鎮刁四村鄉村醫生
推動互聯網醫院在基層盡快落地
新冠疫情期間,河北省保定市二級以下的醫院、衛生院、診所等基本停診,給常規疾病的診治帶來了一定影響。健識局獲悉,該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
作為一名村醫,從醫30多年的周松勃一直關注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2020年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涿州市刁窩鎮刁四村的鄉村醫生周松勃表示,他會呼吁盡快建立網上醫院,優化基層醫療體系;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在基層盡快落地、落實。
2018年,國家出臺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相關意見,不少地方也相繼出臺了配套政策,但近兩年來,互聯網醫院在基層的推廣落地并不盡如人意。
圍繞公共衛生防控機制建設、醫養結合、分級診療等方面,村醫周松勃做了走訪調研,在他看來:
互聯網醫療目前在預約掛號、遠程會診、復診咨詢、線上付費、藥物配送等環節還存在瓶頸;在宣傳推廣、責權利明晰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
特別是,要明確法律責任,當遠程醫療發生爭議時,遠程會診要由享有最終決定權的邀請方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遠程診斷則由邀請方和受邀方共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原標題:馬化騰、劉永好和一位村醫,3位兩會代表、委員講了同一件事)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