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外界透露近期工作規劃。國家醫療保障局表示,今后,我們將定期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期醫保基金運行情況、醫保重大改革及重點工作,并回答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
堅持上下聯動,擴大集采并精細化管理
健識局在發布會現場獲悉,全國第九批集采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工作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副司長王國棟表示,預計采購范圍涵蓋高血壓、糖尿病、腫瘤、胃腸道疾病等多個領域40多個臨床常用品種。
王國棟表示,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已于7月開始落地實施,39個中選品種平均降價56%,預計將為患者節約費用260億元。
此外,第三批的高值醫用耗材于今年5月落地,涉及14個產品類別,包括頸椎固定融合術、胸腰椎固定融合術、椎體成形術等5個產品,骨科產品大類平均降幅84%。
第四批國家組織高值耗材集采正如期展開,重點放在人工晶體、運動醫學兩種產品。王國棟表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持續擴大集采品種范圍,堅持上下聯動,推進國家集采精細化管理。
穩字當頭量力而行,優化2023年國談規則
針對社會關心的醫保談判,國家醫保局本次發布會也給予正面回應。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表示,今年目錄調整工作還將繼續堅持穩字當頭,堅持把握保基本的定位,量力而行。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醫保目錄調整規則持續優化,充分體現國家對醫藥創新創業的支持,目錄調整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國家醫保局2023年9月22日例行新聞發布會現場
圖源:國家醫保局官網
健識局梳理發現,目前已有388個藥品通過了2023年醫保目錄談判的形式審查。按照國家醫保局的部署,下一步將進行評審、測算和談判等工作,預計12月初公布目錄調整結果,從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新版醫保藥品目錄。
2022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增111種藥品,于3月1日正式實施。截止8月,目錄內合計346種談判藥品累計報銷1.23億人次,醫保基金支出491.7億元,目前已為患者累計減負1097億元。
飛檢檢查組已赴15個省區,全國推廣大數據監管
2023年國家醫保基金飛行檢查已陸續開展。截至目前,檢查組已先后赴貴州、陜西、四川、新疆、上海等15個省區開展檢查,不少省份也參照國家模式自行開展省級飛檢。
飛檢工作覆蓋全國31個省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聚焦醫學影像、臨床檢驗、康復三大領域,同時首次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今年上半年,省級飛檢已覆蓋488家定點醫療機構,30家醫保經辦機構,處理違法違規機構298家,追回醫保相關資金2.1億元。
此外,國家醫保局聯合公安、衛健、財政、檢查機構等多部門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聚焦醫保結算費用排名靠前的重點藥品耗材,聚焦虛假就醫、醫保藥品倒賣等重點行為,力爭做到查處一批重點案件,打擊一批違法違規行為,規范若干專項領域。
國家醫保局還積極開展大數據監管,在全國選取全國11個省區市和53個統籌地區,開展醫保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試點,鼓勵各級醫保部門創新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逐步構建起嚴密有力的大數據監管體系。
國家醫保局的目標是:力爭盡快實現智能監管子系統,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全覆蓋,形成全國的智能監管一張網。
上半年,全國智能審核監控追回醫保資金9.8億元。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全國醫保系統已追回醫保資金達到835億元。
16項醫保便民措施全面實施,正制定第二批便民方案
國家醫保局出臺的16項便民措施在全國各統籌區均已全面實施。
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流程的簡化,是群眾們普遍反饋的需求。以這一項便民措施為例,通過減少環節、簡化辦理材料,最終辦理時限由此前的45個工作日壓縮到了15個工作日。參保人員通過線上申請辦理,不用再兩地跑。截至8月底,56.68萬人次享受了線上的轉移接續服務。
同時,為便利群眾異地就醫,備案的辦理渠道變得更豐富。已有795.08萬人次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的APP、國家醫保局微信備案小程序等,享受了線上備案的服務。
在全面推進落實首批的16項便民措施的基礎上,國家醫保局已經征集到了來自26個省的便民舉措144條,目前正在梳理并制定第二批的醫保服務便民舉措的實施方案。
作者丨雷公
編輯 | 江蕓 賈亭
運營 | 廿十三
插圖|視覺中國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