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ao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7月15日,君實生物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首個“新三板+H股+科創板”公司。在敲鑼上市的當日,君實生物最高股價一度沖到220.40元/股,較其發行價55.5元/股漲幅超290%。截至當日收盤,君實生物漲幅收窄至17
文/hao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
7月15日,君實生物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首個“新三板+H股+科創板”公司。在敲鑼上市的當日,君實生物最高股價一度沖到220.40元/股,較其發行價55.5元/股漲幅超290%。截至當日收盤,君實生物漲幅收窄至172.07%,報151元/股,公司市值達到1300億元。
連續多年虧損、2019年營收僅7.7億元的君實生物,一登“科”便突破千億市值,被許多投資者稱為“天價漲幅”。
隨后幾日,君實生物(688180)一路走低,至今短短4個交易日,股價下跌至111.65元/股,較上市當日最高股價幾乎腰斬,市值跌落千億俱樂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創板熱鬧的這幾日,港股君實生物(01877.HK)同樣迎來高位調整,7月15—20日,港股君實生物(01877.HK)股價較7月14日收盤62.85港元/股,跌幅已達22.6%。
踩準資本風口,吸睛的“吸金王”
融資厲害,燒錢也厲害
在科創版上市當日,君實生物(688180)全天漲幅172%,市值一舉突破千億大關?;鸨那闆r讓許多投資者感到“很瘋狂”。
首日高開后,股價已經一路下跌至今111.65元/股,較上市當日220.40元/股的最高股價下滑近50%,市值跌落千億俱樂部。港股君實生物(01877.HK)近幾日跌幅也達到22.6%。
對此,有投資者表示,下跌的原因主要在于君實生物融資厲害,燒錢也厲害,其能否撐起千億市值引發爭議。
資料顯示,自2013年以來,君實生物連續多年虧損。2013年至2019年,君實生物分別虧損0.01億元、0.23億元、0.58億元、1.35億元 、3.17億元、7.23億元和7.47億元。7年累計虧損超19億元。
而在此期間,其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也持續為負數,分別為-0.02億元、-0.22億元、-0.82億元、-1.85億元、-3.11億元、-5.17億元和-11.79億元。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君實生物全年營收翻26倍,但主要得益于其目前唯一上市的商業化產品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拓益于2018年底獲NMPA有條件批準上市,成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用于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后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2019年2月,拓益開始上市銷售。拓益2019年為君實生物帶來的7.75億元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99.999%。
作為君實生物目前唯一內生造血的產品,拓益的發展前景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目前,國家藥監局已審批注冊了6款PD-1產品,其中2款來自跨國藥企,分別是百時美施貴寶出品的納武利尤單抗(簡稱:歐狄沃)和默沙東帕博利珠單抗(簡稱:K藥),4款來自國產廠商,分別為信達生物(1801.HK)出品的信迪利單抗(商品名:可瑞達)、恒瑞醫藥(600276)出品的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以及百濟神州(6160.HK)出品的替雷利珠單抗(商品名:百澤安)。此外,還有10余款處于臨床或上市申請階段。
從銷售規模上來看,作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PD-1單抗,拓益目前在營收上相較于競爭產品并不具優勢。資料顯示,比拓益晚獲批的信達生物2019年的營收為10.16億元,恒瑞醫藥方雖沒有公布艾瑞卡的單獨營收,但業內估計其銷售額過10億元,艾瑞卡比拓益晚上市幾個月。
從定價上看,拓益同樣價格優勢不明顯,拓益定價為 7200 元/240 mg(支),盡管是國內外 PD-1 單抗類藥物中價格最低的一款。然而整體上國產抗PD-1單抗產品PAP后年治療費用相當。再加上由于競品達伯舒2019年11月通過國家醫保目錄談判進入醫保目錄,價格從7838元(10ml:100mg/瓶)降為2843元,使得拓益將面對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制圖:Rainbow
而從適應癥方面來看,目前拓益獲批適應癥為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后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而國內 PD-1 真正的戰場在國內發病率最高的前五大癌癥上面(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拓益的市場空間較小。
然而盡管稍有落后,但面對兵家必爭之地,君實生物在PD-1適應癥拓展方面,正在發力追趕。
據Insight數據庫2020年3月數據顯示,君實生物的拓益有29個臨床試驗正在開展,分別為多個用藥領域、不同的聯合用藥方案研究,其中有10項進入臨床三期、6項在臨床二期。
黑馬潛力:抗腫瘤和抗新冠
END
我知道你在看喲
新浪醫藥直播第4課丨CHO細胞增強型上游工藝介紹
近幾年醫藥行業政策不斷推出,一致性評價、中國加入ICH、MAH落實、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核查等加速行業優勝劣汰;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加速醫療改革;行業格局將加速重塑。在醫療政策改革的推動下,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正步入規范的快車道。在“健康中國”上升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I5NzI4MA==&mid=2247508061&idx=3&sn=d12663f105c875f78f632e27977561f4&chksm=9bf41c72ac83956407e81b55d962082320efff8d8fd8954a75a305cbaad8db2663af6735cdc2#rd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haon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