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呈現集聚化發展態勢,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級經濟開區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 隨著《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十三五”醫療器
解讀丨新生代生物醫藥園區發展勢如破竹,關鍵原因在于……
新浪醫藥聯合賽迪顧問,今日(6月19日)正式發布《2020賽迪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該榜單對387家國家級開發區進行分析,揭曉了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綜合排名百強榜。 從榜單看,雖然2000年及以前成立的老牌園區上榜數量較多,占比達62%,但入榜的...
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呈現集聚化發展態勢,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級經濟開區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
隨著《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等政策的發布,藥品器械審評審批質量不斷提高、程序不斷優化,園區藥品器械創新的積極性和活力極大增強。
在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的影響下,資本在醫藥健康產業活躍度攀升。2019年我國醫藥健康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558起,融資總額856億元,延續了過去三年的增長態勢。同時,醫藥健康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加速、醫藥專業技術持續突破、區域的社會與生態環境加速優化、區域間合作不斷加強等利好因素,持續推動生物醫藥園區優速優質發展。
在這樣的趨勢下,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為代表的老牌園區,進一步強化原始創新功能提升和平臺建設,加強“走出去、引進來”國際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以蘇州工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為代表的新生代園區,也嘗試與資本方合作共同成立基金推動產業發展,通過舉辦國際博覽會等活動推動企業跨國戰略合作。未來,我國生物醫藥園區將進一步受到政策引導、資本助力、科技創新和跨區域發展四力的推動,形成全新的局面和態勢。
由技術開發向技術融合轉變,園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
產業創新力和成果轉化力成為發展的重要保障,科技賦能園區逐步深入。一方面,未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將持續向傳統制藥行業滲透,為應對技術融合帶來的產業變革,各生物醫藥園區將在促進醫藥健康領域內生物技術、基因技術、藥物合成、制劑等技術創新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高科技與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為例,園區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技術優勢,搭建區域醫療、醫藥的公共技術平臺,企業研發效率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未來的智慧園區將是融合人、機、事、物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在產業、解決方案、管理服務方面將建立完整的數字生態。因此,園區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勢在必行,智能化、科技化發展也成為園區轉型升級的新方向。
由同質化管理向專業化管理轉變,園區聚焦核心業務精準擴大比較優勢
把脈丨六大痛點、三個方案!生物醫藥園區如何聚力突圍
生物醫藥產業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附加值、長周期、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決定了其聚集化發展的特性。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憑借其在產業集聚方面的獨特優勢,逐步成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隨著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生物醫藥技術與產業發...
生物醫藥行業趨向專業化發展,以園中園、生物醫藥園等專業園區為主。一方面,當前全國范圍內出現一些同質化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園區的同質化發展會導致產能過剩、低水平競爭集中的現象發生,影響園區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而專業化園區能夠使園區向細分領域聚焦,實現精準化布局,突出比較優勢和特色。另一方面,相比較其他產業園區,生物醫藥園區具有高技術含量、高發展層次、高管理水平的特點,除滿足企業基本的生產需求外,專業的科研中心、檢測中心、科技人才等配套能力成為園區重要吸引點,這就對生物醫藥園區專業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個體發展向“產城融合、產業鏈融合”雙融合轉變,園區發展空間拓展
隨著產業園區的演化和發展,園區承載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城市發展與園區進一步融合。一方面,大量城市要素和生產活動在區內并存聚集,從而推動了產業園區的城市化進程,園區經濟與城區經濟逐漸走向融合。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一些產業園區主動謀求戰略轉型,從單一生產型的園區,逐漸規劃發展成為集生產與生活于一體的新型城市。另一方面,醫藥健康產業的聚集性、融合性不斷凸顯,形成了民族藥、生物制品、中成藥、化學藥、中藥飲片、醫療器械、康養等多元化發展的產品結構體系,生物醫藥產業與文化、旅游、健康醫養等行業融合,產業園區相繼打造“生物醫藥+旅游”“生物醫藥+健康醫養”產業鏈。
由服務區域向服務國際轉變,園區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中國醫藥產業正由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將為醫藥產業國際化奠定良好基礎,推動醫藥產業國際化不斷深入。企業層面,醫藥企業的國際注冊認證、研發創新、市場營銷、全球資源整合等成效顯著,推動我國醫藥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園區層面,我國醫藥園區對標歐美先進產業園區,進一步完善園區產業環境、科研環境、服務環境,以建立國際驛站、國際人才技術交流中心等形式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吸引了越來越多海外技術背景的初創企業落地發展。社會層面,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是未來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趨勢,“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將加強生物醫藥領域的國際化合作。
Tips: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微信后臺回復“百強榜”獲取完整榜單。
END
《2020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重磅發布! “三力模型、主子榜單”深度解碼全生態
生物醫藥作為最具創新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已成為諸多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截至2019年底,在全國387家國家級產業園區(168家國家級高新區和219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有193家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占比將近一半。為探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張婉萱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