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神州細胞正式登錄科創板,證券代碼“688520.SH”。本次上市發行定價為25.64元/股,開盤價85元/股,股價漲幅高達235.34%。截至收盤,神州細胞股價漲幅雖略有下降,報收73.07元/股,但公司總市值仍達318億元。 神州細胞成立于2007年,專注于腫瘤,牛皮
2020美股迄今最大生物科技IPO誕生!最新市值265億美元
2020年美股最大的IPO融資記錄被再度刷新。美東時間2020年6月16日,藥品特許權投資公司Royalty Pharma正式掛牌納斯達克,證券代碼為“RPRX”。上市首日,Royalty Pharma發行定價為28美元,開盤價大漲57%至44美元,最終Royalty Pharma收漲58.93%,收報44.50美元...
6月22日,神州細胞正式登錄科創板,證券代碼“688520.SH”。本次上市發行定價為25.64元/股,開盤價85元/股,股價漲幅高達235.34%。截至收盤,神州細胞股價漲幅雖略有下降,報收73.07元/股,但公司總市值仍達318億元。

神州細胞成立于2007年,專注于腫瘤,牛皮癬、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友病、多發性硬化癥等罕見病領域,重點研發產品類別則包括單克隆抗體、重組蛋白藥物以及疫苗。
盡管至今尚未盈利,但在去年9月遞交上市申請之際,神州細胞就因“最后一輪融資估值就已經超過110億元”而備受關注。
一、即將上市的重磅產品:重組八因子
在上市申報稿中,神州細胞指出公司已建立了相對領先的從靶點蛋白到同類最佳(Best-in-Class)候選生物藥的上游技術平臺,并依托該平臺,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具有同類最佳(Best-in-Class)潛質的創新生物藥品種。
截至2020年5月15日,神州細胞的產品管線中擁有23個在研藥物產品管線,包括21個創新藥和2個生物類似藥。除重組八因子和CD20單抗藥2個產品上市申請獲受理外,公司還有6個產品獲準進入臨床研究階段,6個品種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9個品種進入成藥性評價階段。

神州細胞在研管線進展 (資料來源:招股書)
SCT800(重組凝血八因子蛋白)為神州細胞一大重磅藥物,擬用于治療甲型血友病。該疾病系缺乏凝血八因子蛋白引發的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由于凝血反應鏈條斷裂,無法形成血小板凝集網絡,終身面臨極高的出血風險以及長期炎癥導致的關節畸形和殘疾風險。
2018年,全球血友病患者人數約77.4萬,我國患者人數約占14萬,其中約 85%為甲型血友病患者。預計到2030年,全球血友病患者人數將達到89萬。
從市場來看,目前國內已有5款進口重組凝血八因子藥品獲批上市,包括拜耳的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拜科奇)和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科躍奇)、百特公司的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百因止)、輝瑞的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任捷)以及羅氏的艾美賽珠單抗(舒友立樂)。此外,國內外多個廠家的重組凝血八因子已經遞交上市申請或處于臨床III期階段。

國內重組凝血八因子市場情況 (資料來源:招股書)
燃石醫學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開盤大漲50%,市值超25億美元
不出所料,燃石醫學刷屏了。國內腫瘤NGS企業把IPO目標瞄準納斯達克,燃石醫學并不是第一家,但最終還是燃石率先掛了牌,順利成為中國腫瘤NGS赴美第一股。 6月12日,燃石醫學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BNR”。發行價為每股16.5美元,開盤價報22.8美...
神州細胞自2008年開始重組凝血八因子蛋白的研究,今年5月15日,其向CDE提交的首輪上市申請已獲得藥監局受理,這是目前國內首個提交上市申請的國產重組凝血八因子產品。
“重組八因子一旦上市,不僅將完全滿足國內所需,還完全可以滿足全球任何國家患者的用藥需求,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用藥量并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神州細胞董事長、總經理謝良志博士在接受貝殼社專訪時曾如此談及。
當然,產品上市后,如何在一眾藥物中脫穎而出,也是神州細胞接下來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二、不到300萬的營收和超110億的估值
“海歸博士派”謝良志系神州細胞實際控制人。根據招股書,謝良志在神州細胞的直接持股比例為4.3265%,同時通過拉薩愛力克間接持有69.5064%的股權,其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神州細胞高達79%的股份。
這位出生于1966年的醫健創業者,其科研和創業路徑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那一年,謝良志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并于次年進入“國際工業生物技術之父”王義翹教授的實驗室。到1996年,獲得博士學位的謝良志加入了美國默克公司,從事病毒疫苗研發工作,并在這期間負責開發了三個全球上市疫苗產品(Varivax, Proquad, Zostavax)的生產工藝。
2002年謝良志毅然選擇回國,并在這一時間節點成立神州細胞工程(現神州細胞控股子公司),創業之路由此開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創業早期國內生物醫藥研究根本買不到研發工具試劑,實驗材料蛋白的售價更相當于等量黃金價格的10萬倍,于是謝良志又看準市場于2008年創立了義翹神州,致力于重組蛋白和抗體試劑的自主研發。
“真正的高科技領域,不是靠故事,不是靠數量,一定是靠技術。”謝良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談及的這句話,或正是其對科研投入的態度。
這一點從神州細胞的高研發費用也可看出。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神州細胞研發投入費用分別為1.89億元、4.35億元及5.16億元。而截至2019年底,神州細胞871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就有657人,占去員工總數的75.43%。

神州細胞財務數據 (資料來源:招股書)
當然,與大多數生物技術公司一樣,高研發投入的另一面則是連續的虧損。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神州細胞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99萬元、294萬元、236萬元,對應凈利潤為-1.46億元、-4.6億元、-7.98億元。
而這也正是神州細胞備受市場關注之處。如前文所述,神州細胞此前的最后一次融資估值已經超過110億元,而與之對應,其2019年的營收卻還不到300萬元。
諾獎得主起訴被拖欠的220億專利費背后,大戰在2020年上演...
作者丨毛三 日前,年近80歲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本庶佑(uku Honjo)宣布將起訴小野制藥公司,要求其支付拖欠的針對PD-1抗癌藥物Opdivo的226億日元(約合2.07億美元)專利費用。“小野制藥公司沒有做任何的科學事情,他們只是幫助我申請了專利。”本庶...
本文來源:貝殼社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