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非常重視,各項政策都利好中醫藥行業。利好政策的影響下,我國中醫藥行業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整個行業正加速擁抱市場擴容。
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非常重視,各項政策都利好中醫藥行業。利好政策的影響下,我國中醫藥行業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整個行業正加速擁抱市場擴容。
一、政策春風加碼,中醫藥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2019 年 10 月,國務院出臺《促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目標方向和具體舉措。2020年9月,《中藥注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進行重大更新,中藥創新藥被單列作為第一大類,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步伐加速。 2021年迎來了中醫藥政策落地爆發期,其中最為關鍵的醫保目錄調整對中成藥釋放緩和信號,關于中藥注射劑品種的政策也有所改變。 此外,國家先后出臺《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等若干文件,從政策端到審批端到支付端,都實現了政策紅利加碼。除此之外,建立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臨床試驗相結合的中藥特色審評證據體系,也為中藥新藥研發帶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除了國家層面中藥相關利好政策頻出,各省市亦相繼出臺配套政策,中藥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二、中醫藥行業市場分析
1.總體市場——中醫藥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2020 年,受疫情前期醫院正常診療受限,藥品需求下滑,大部分醫院的門診、住院、手術治療受限,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大幅下降影響購藥金額,國家和地方集中采購政策持續推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化學藥品制劑制造收入和利潤增速均有明顯減少。 據全國醫藥工業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藥飲片加工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均明顯降低。而2021年中藥工業實現穩步增長,全年營業收入達到6919億元人民幣,與2020年相比,同比增長12.3%。其中,中成藥主營業務收入4862億元,同比增長11.8%;中藥飲片主營業務收入2057億元,同比增長13.6%。2021年中藥工業利潤總額1004.5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37%。其中,中成藥利潤總額755.2億元,同比增長23.2%;中藥飲片利潤總額249.3億元,同比增長102.3%。
2.供給分析——中成藥產量呈下降趨勢
2017年7月全國實施藥品零加成,在醫保控費、重點監控輔助用藥、限輸令、新藥審批從嚴等政策影響下,2018年以來中成藥產量較為波動,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2017年達到近五年高峰383.6萬噸,之后逐年下降,2020年中成藥產量244.88萬噸,同比減少13.27%。 中成藥產量數據統計
3.需求分析——后疫情時代中醫藥備受關注
中成藥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制劑加工制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制品,包括丸劑、片劑、顆粒劑、散劑、膏劑、丹等多種劑型。并因源于天然、副作用小、價格相對較低的特點和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藥發揮重要作用彰顯了中醫藥力量,更是為其產業化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中藥材市場也隨之被激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草藥及中成藥零售市場 2020 年為 87.86 億元,同比增長 5.78%。 2011-2020年中草藥及中成藥零售市場成交額
三、中成藥國內申報情況
據藥融云中國藥品審評數據庫顯示,中藥產品 2021 年承辦數量達到峰值,增長率達到171.13%。
中藥產品審批上市情況

《本草綱目》有記載,丹參有活血、通心包絡等功效,現代中醫藥學臨床也表明,丹參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臟功能,調節心律,并能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是治療冠心病的老牌藥物。因其價格便宜,效果良好,而深受廣大老年患者的喜愛。
四、中成藥市場銷售情況
1.醫院市場
對于在醫院市場銷售的藥品來說,影響最大的是醫保目錄、基藥目錄、集采、DRG/DIP 等政策。從集采的發展進程來看,中成藥納入集采是必然趨勢。 中成藥集采評分規則,技術評價得分中醫療機構認可度占 60%,藥品企業排名和供應能力以及藥品企業創斷力都是賦分項。而醫藥價格、招采信用評價和產品質量安全的評價指標則是作為倒扣分項,且所扣分值相當高,甚至超過藥企排名和供應能力及創新力分別所能給予的最大分值。 充分了解競品信息可以幫助企業在報價中取得優勢,給出合適的報價。對于企業而言,想要減輕降價壓力,需要努力提升醫療機構藥品質量、認可度、企業排名、供應能力、創所力等技術層面的實力,同時提升品牌價值,比如廣東集采中獨家產品的降幅就明顯低于非獨家產品。另一方面,中成藥企業可以擴大自身的產品面,借助中藥發展的浪潮,以創新的方式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 藥融云數據顯示,2020 年由于疫情等因素影響,中成藥醫院銷售波動較大,在疫情較為穩定的 2021 年,中成藥醫院市場銷售較為平穩。 2019-2021醫院中成藥市場規模




圖片來源:藥融云全國醫院銷售數據庫
2.零售市場
根據藥融云數據,2015~2020 城市實體藥店中成藥銷售額 CAGR 達 2.29%。在各治療領域中,補氣養血、呼吸系統用藥、心腦血管疾病用藥、胃腸道疾病用藥等常見病、慢性病領域為中成藥 OTC 的優勢治療領域。 從集采維度來看,院外零售藥店市場和中藥材市場不會受到短期集采影響,是集采中成藥廠商延伸拓展的新方向。但是我們看到零售藥店的銷售在 2018、2019、2020 年連續三年呈現直線下滑的態勢。 藥店零售中成藥市場規模





圖片來源:藥融云全國藥店零售數據庫
五、中藥細分市場之中藥創新藥
中藥新藥注冊分類明確、審評審批制度逐漸完善,2021 年獲批顯著加速;臨床市場預計將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出現騰籠換鳥的結構性變化。 根據藥融云數據庫顯示,中藥創新藥的比重逐年大幅提升, 2021 年中藥創新藥申報數量為 62個,是2020年的2倍多,是2019年的3倍多。 根據藥融云中國臨床試驗數據庫顯示,中藥產品在 2017-2022共申報 367 項臨床試驗,其中消化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占比較高。2021 年共申報 82 項,其中消化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仍然占據較大比重。


- (1)復方黃黛片(億帆醫藥)

- (2)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天士力)

- (3)血必凈注射液(紅日藥業)

圖片來源:藥融云全國醫院銷售數據庫
結語:
對于中成藥院內銷售,集采只是第一步,未來中成藥企業該如何布局,院內需強調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建立符合中醫藥特色的循證醫學評價體系,做到中醫藥療效數據化、數據證據化、證據可評價化。院外市場,根據產品屬性進行布局,打造品牌、精細化營銷、差異化營銷、從而制勝院外市場。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